>>您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 专栏 -> 2020 -> 文明健康 绿色环保 -> 文明健康 绿色环保
下基层医生讲述:精准健康扶贫 从无到有创建康复科
2021-04-21 16:46:45   
2021-04-21 16:46:45    来源:宁夏新闻网

图片1.png

  2019年7月18日,赵玄骥医师在同心县新华社区义诊。

  “2019年7月,宁夏同心县中医医院康复大厅及康复病房正式投入使用,结束了同心县中医医院没有中医康复科的历史,这个过程仅用了不到3个月时间。”4月16日,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康复中心主治医师赵玄骥讲起自己参加“千名医师下基层”对口帮扶同心县中医医院创建康复科的经历时,言语中充满了自豪感和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

  从2016年起,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加强贫困县县级中医医院对口帮扶工作,努力打造一支健康扶贫队伍。2019年4月,同心县中医医院成为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对口帮扶的三个贫困县级中医医院之一。在同心县中医医院挂职康复科副主任的赵玄骥,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因为创建县级中医医院康复科,对整个宁夏三级康复医疗体系的构建,意义非凡。 

  “我第一次走进同心县中医院后,发现创建康复科比想象中的还要困难。当时只有毛坯场地,没有任何装修,只配给我一名工作人员。两个人怎么成立康复科呢?”赵玄骥回忆起当时的状况,“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一切从零开始。”

  “虽然我有过两次参与创建康复科的经验,但是同心县是宁夏的贫困县,距离首府银川200多公里,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招聘及引进人才困难,这为康复科的创建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赵玄骥说,医院因为对康复科的人员结构认识不足,年度招聘计划里并没有设立招聘康复治疗师,“缺乏专业的康复技术人员,是当时面临的最大困难”。

  “康复科的建立,最基本的三个要素是场地、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场地已经在建设装修过程中,设备也已进入采购阶段,唯独专业技术人员匮乏问题不能一蹴而就。”赵玄骥认真摸底和全面分析后提出了“进修与自我培养”的建议,一方面将针灸推拿科现有工作人员中一部分大夫送到福建学习康复治疗技术,弥补暂时没有康复治疗师的问题。另一方面利用自身从事中医康复工作多年的经验,对针灸推拿科现有工作人员进行康复医学知识及康复理念的培训,“从零开始,我每天拿着课本给他们从最基础的知识培训起。”这两个办法有效地提高了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弥补了专业人员缺乏的短板。

  6月份,同心县康复治疗大厅装修完毕,7月份,采购的康复治疗设备陆续到位,康复治疗设备的使用培训也相继开展。8月初,康复治疗大厅及康复病房正式投入使用。

DSC05925.JPG

  患者在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康复中心接受治疗。

  “当时有位患者中风,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治疗出院后,回到同心县,听说同心县医院成立康复科,就赶紧来到医院进行康复治疗。我们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结合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使病人下肢功能很快得到改善。从坐着轮椅来到能独立行走,病人非常开心。”赵玄骥说,作为一名医生,最大的欣慰就是看到患者康复。

  目前,同心县中医医院康复科运营有序,科室人员架构相对合理,康复理念初步建立,科室稳步发展,自治区卫健委领导调研后给予了高度肯定。(宁夏新闻网记者 蒋萍)

【编辑】:白雪
【责任编辑】:白雪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